
Mekness是小摩的綠城。不過這城裡只有城門是綠的-_-...
這是通往Mekness路上經過的小片花田。這一路上,我們還經過了一個古老的「星期一市集」(星期二就叫星期二市集-_-...),裡頭什麼都有,從一般小吃炸魚之類的炸物,到理髮師、修鞋匠...最厲害的是,他門竟然有師傅專門把廢輪胎做成阿拉伯提把式的水壺;還有啊!人家市集外面是停車場,摩洛哥的市集外是停驢/停騾場。
騾子(馬和驢混種的寶寶)是小摩人最好的朋友,負重又靈巧,且溫馴聽話。真是好寵物~(->真的是寵物嗎?-_-)
影片裡是我們在Fes下塌的、全程中最美的飯店。窗戶外就是天寬地闊的非洲荒原,麥黃色的田野襯著灰藍天幕中的雨雲,美得好有氣勢。
大家都覺得馬賽克拼貼很炫很美,但卻很少人看過它的製造過程。
古典的馬賽克拼貼就像這樣,由一位帶頭師傅將小方形磚塊敲成各種形狀(甚至是星星形、花形),然後由另一位記憶力超強的工匠把這些有形磁磚由背面牌好、一次黏貼上石版,再翻過來。真不敢相信他們的巧手和好腦袋~~
菲斯的代表色是藍色,不過只因為它的大門是藍的-_-。這古城是小摩的手工藝之都,也帶著許多人文氣息和歷史傳奇。影片裡我們來一睹菲斯工匠的妙手與巧思。
菲斯醫學院大門。
在這樣的地方不知道怎麼上課,也很好奇他們的大體老師來源是什麼。
摩洛哥不算醫療很先進的國家,內陸一路上醫院診所大概五隻手指頭算得出來,藥局倒是多了一些些。
不過別看菲斯的大學都藏身在古老的破舊巷弄裡,這些學府可都有百年歷史,有的甚至名列世界上最古老的殊榮。可見,古時候的小摩人是很用功的吶~~
.
. 菲斯果真是個相當神奇的地方,在狹小巷弄裡有著賣各式各樣手工藝的店家,往往走進店家身處就是工匠打造各種精美藝品的地方。一張小凳子、一雙巧手,打造出了無法複製的風味藝術品,看了每一樣都好想帶回家去。
稍微再拐個彎便柳暗花明。堆滿當地食物工藝品、有點濕黏髒亂的商店街,搖身一變為大理石與馬賽克磁磚鑲嵌的華麗清真寺。
燙金的阿拉伯字體烙印在白色大理石上,看不懂上頭寫什麼的我,卻著迷地好想把這塊大石版搬回家,釘在客廳牆面上XD
踏上撒哈拉這片土地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常常夢想著,踏在那片、意象中的淨土上,感覺那份細沙在足趾間湧流的悸動。不過...在那之前我並不知道,要踏上這片聖境需要翻越重山峻嶺,拉車八百公里。然而這一路上的風景實在絕美,變幻莫測的天色與自然景觀,讓人沒一刻捨得閉上眼睛。
我們經歷的第一站是有「摩洛哥瑞士」之稱的伊芙蘭(Ifrane),裡頭甚至模仿了瑞士的「垂死之獅」,雖然在這裡成了小摩歡樂版XD。這個城市所有的物價都比照歐洲,全國最貴的大學、最高的消費、最頂級的享受......想當然一定是有錢人才住得起的地方。
影片裡有著我們邂逅一群芒果猴的經歷。這些路上的野生猴仔一點都不怕人,我試過可以跟牠蹲得爆炸近,但想在牠頭上比個「YA!」,就一定會被揍被趕走T_T(->幹嗎這樣,猴老大沒幽默感...)
滿山遍野的風信子花田。這種景象台灣只有在婚紗照棚拍時見得到。
我們在旅程中受到一家小鎮店家的款待,品嚐最道地的「小摩薄荷茶」搭配「摩洛哥烤雞」,店家女主人還邊煮菜邊忙著找我一起自拍,雙手被醃菜汁染得亮紅紅的。
這是路途中的一小方仙境。一直以為這樣的美景只有在電影裡經過特效修片才見得到,沒想到在這樣缺水的荒原中竟然就藏匿著這樣的桃花源。
小諾問導遊Saide這附近人民的生活情況。其實居民們都得跑大老遠來這條溪流邊取水洗衣,生活方面,也僅僅剛好溫飽,以我們來看這樣算困苦了。但他們安貧樂道,要求不多,過得悠閒快樂,看著陽光下他們微笑著的模樣,讓生活忙碌的我們不禁停下腳步,若有所思了起來。
這裡小圓還有個有趣的發現,原來真正的綠洲和我們想像的:一方水、一棵椰棗樹不太一樣。一旦有水源,在水源區形成的往往是一整個區域的小城鎮,沒這種概念的我,當導遊Saide第一次手指一個城告訴我:「這是綠洲」時,還笑著回應說:「啊啊~別誆我了啦~騙我沒看過綠洲~~」
其實...還真的沒看過-__-
在這裡可以看到沿途景觀由濕草原->乾草原->岩塊荒原->岩礫->沙粒。
到了沙漠邊緣得換四輪傳動吉普車進入撒哈拉聖境。
真的是超酷!坐著吉普車,可以看著公路一路筆直延伸,最後消失在沙漠邊緣。熾熱艷陽下,面對一望無際的沙漠,吉普車開離中斷的公路,深刻的車輪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軌跡,就這樣,一路殺向我們的夢土。
阿卜同學請注意!這支影片的後半段有你要的駱駝。騎駱駝上沙丘是很特別的經驗,牠們厚實的腳掌天生就適合走在沙地上,黃昏時分,騎著駱駝、望著遠方、撒哈拉最有名的美麗奇景之一~卻比沙丘,讓人彷彿置身天方夜譚場景,真想揮手叫張魔毯來。
沙漠日落,以及夜裡的滿天星斗。撒哈拉的清晨與黃昏微涼,甚至有點冷,乾燥當然不用說了~一件毛衣、一件風衣、一把手電筒差不多可以抵擋寒意,讓人自在悠由於廣闊的夜空下。完全沒有光害的夜空滿佈星斗,於是出現了這樣的對話...
我:哇!這天空好像科博館的太空劇場喔!
小諾:-_-....太空劇場的螢幕就是學它的吧.....
我:怎麼今天晚上雲那麼多?
小諾:小圓,那不是雲,沙漠裡的水氣不夠變成雲,那是銀河星系的星雲。
附帶一題,以前最愛的漫畫Basara描繪過沙漠藍色貴族後裔~揚羽,描寫的形象,以及這個民族被排擠迫害的情況和穿著藍色長袍在黃沙中前進的游牧民族柏柏人不謀而合。差別只有......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第一男配角揚羽一樣帥-_-...
我們住的沙漠帳棚。看起來很猛,其實照相時,我們的身後就是後勤旅館,有水有電啥都有,這帳棚其實就是fix在沙漠中的風味客房。
沙漠最大的好處是乾燥,什麼髒污都難以沾染上來,廁所沒水沖也不要緊,駱駝糞滿地都是也一點味道都沒有,所有今天在沙漠裡打翻的、弄髒的、搞亂的東西,經過一夜風沙吹拂後都將恢復原狀,果真是難以玷污的聖境啊!
沙漠帳棚裡,陳設很簡單。一張地毯,將厚織的毛軟墊墊在沙上,睡起來就直逼百萬名床。真的沒騙你!撒哈拉的沙,沙質綿密,就算鞋子進沙進到幾乎是一整罐可樂瓶的份量,也只讓人覺得多了副柔軟鞋墊,走踏起來更舒適,睡在沙上的感覺也是這樣,怎麼翻怎麼滾,都是撒哈拉牌的無敵記憶床墊。
這是清晨的撒哈拉,出發前就跟小諾商量過,帶著本來就是突尼西亞製造的紅洋裝回它的故鄉撒哈拉拍一組照片。於是,就算前一天晚上太興奮,看星星看到十二點,隔天還是得五點以前起床,完成這個計畫。這裡是我們爬上沙丘拍攝的過程。
用撒哈拉早晨冰涼的沙的沙敷臉。
清晨五點的Sahara很涼爽 ,然而別小看看似溫柔的朝陽,在沒有遮蔽的情況下很容易便曬傷了。號稱要拍支曬不黑廣告的我,最後當然還是黑了,不過沒曬傷真是萬幸:)
這是我們努力了一個早上的成果。為了偉大的撒桑拍下這支廣告,還望它老人家開心,這一路多罩我們一點(陪笑臉...)
來個小閃光一下,點擊這張照片將連接更多關於撒哈拉早晨的相片。
花了很大的篇幅仔細敘述撒哈拉,只因為它當真是旅程中我最愛的高潮景點。
許多許久以前對於沙漠的想像猜測,都在踏上這片土地的瞬間得到印證或得到令人訝異的解答。
它的壯闊讓人忘了旅程中許多人事不和的繁瑣,它的靜謐讓人不禁靜心聆聽。
它的聖潔讓人心悅誠服地脫下鞋襪、落下雙膝,它的獨一無二讓人無法漠視、無法比擬。
溫柔而嚴峻,Sahara,它當真擔得起聖境的美名。
這裡除了一邊趕路,也分享一小段有趣的小摩 MV,說真的,阿拉伯人那種「啊~~~」的唱腔真的不是想學就學得來的-_-......
終於在下午風塵僕僕來到仙境小鎮Imlil,在面對這樣的景致時,背後難免代表著不夠文明的事實,這裡物資貧瘠、醫療缺乏,居民平均壽命大多五十歲,只靠騾子維生的他們並沒有太多機會離開這座亞特拉斯山,然而,這樣隱沒在山巒盡頭的小鎮,卻有著無盡的力量,為都市戰場裡的戰士們療傷。
很難用言語形容這麼一個僅一、兩百人人口的小鎮,很難敘述這邊人們的單純良善,也很難描述這幅浮雲溫柔、山嵐纏綿繚繞的美景。或許容許我的文字在這裡偷個懶,帶大家用影片感受一下這段美好的經歷。
柏柏人是摩洛哥山裡的原住民,和世界上大多數的原住民一樣,他們天生有著好歌喉和極佳的節奏感,然而擁有這些是不夠的,總是滿足而喜悅的天性讓他們笑著笑著便拍起手唱起歌,帶著我們這些陌生的異鄉人,迎著窗外的山嶺谿壑敞開了心胸。
我們圍坐著唱著一首首歌,從語言不通跟著打節拍的柏柏山歌,到禮尚往來的台灣民謠「高山青」「四季紅」,這麼嗨的趴,愛唱歌的我絕對不錯過XD
生平第一次騎騾子。老實說,如果事前知道要騎騾子或走路上這麼陡的山脊,很遜咖的我可能就打退堂鼓了。
早晨的亞特拉斯山很冷,騎著騾子在薄霧中前進,覺得自己走進了童話故事「最後一隻獨角獸」的仙境場景裡。
小鎮隨走,在這裡可以親身走一遭這個天堂小鎮。小鎮裡最多的愛可小動物不外乎:羊(山羊綿羊混成一班),牛,雞,還有,小朋友:D 嗶嗶糖在這裡是外交聖品,有了嗶嗶糖就能領著一堆小毛孩兒跟著你繞村莊XD
喜歡孩子的我,第一次有了這樣的感觸。
在摩洛哥因為貧窮,許多孩子小小年紀就學會了上前來跟人要錢、要東西;長大一點十來歲左右,就開始學會詐騙(像拉巴特替人開天價畫手繪刺青的漢娜),這讓觀光客既提心吊膽又心疼。
在Imlil沒有這種情況。大部分小朋友會因為妳分享一顆糖果或一枝筆而笑得純真開懷,然而,有些小朋友,卻因為漸漸前來的觀光多了,開始學會期待對方給予自己些什麼,學會要東西、比較與要求。
原本純樸的地方被觀光客玩壞了。這是我們不想承認,卻又難辭其咎的。
因為喜歡一個地方,因為看到當地人們有所缺,能夠付出是快樂的,看來也沒有什麼不應該,但結果怎麼會變成這樣呢?我們也只能想,給給筆、給給糖,若小孩兒學會了和觀光客要這些小東西,還可以釋懷地說,就是小孩兒不懂事;但千萬別把錢掏給他們,不然就可能養出一個乞丐村了...orz....
Imlil的單純美好隨著文明的腳步進入而漸漸受到了威脅。
總在打聽比較哪裡人情純樸,哪裡不過於商業化的我們這些旅行者或許忘了,人與人之間總是互動的,當我們責怪一個地區的人們不再單純友善時,或許忘了,有些天使,是因為我們無心的舉動而墜落塵世的。
「人們總是找尋著天堂,但在踏上天堂的那一刻,天堂便消失了。」
離開Imlil小鎮時,小諾充滿感慨地說。
喔喔!來到我最愛的城市~紅城馬拉克什(Marrakech)。真的很紅!所有建築物都蓋成土紅色的,就算一級旅館、一級公寓、一級.......
說到馬拉克什,就一定要提到它妙到足以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德吉碼大夜市」!!你一定會想,哇靠!一個夜市!!一個夜市ㄟ!台中的中華路夜市逢甲夜市,台北的西門町夜市師大夜市....哪個可以成為世界遺產啊!太誇張了!
沒錯!這個充滿愛與夢想的大夜市有著你對摩洛哥的所有夢想,本來就對德吉碼充滿期盼的我,在真正走進之後,簡直是嗨到瘋掉了!
->說著說著~~~又不禁興奮了起來XD
這影片的後半段「巴迪皇宮送子鳥」是精華。
這大鳥的學名是「非洲鸛鳥」,最喜歡在高處築巢,懸崖、煙囪、樹頂,或者像這樣,在人家皇宮的城牆組織「送子親家大聯盟社區」-_-.....影片裡那個dododododo的電鑽聲是送子鳥開闔鳥喙的聲音,聽過保證畢生難忘。
來了!!!來了!!!夜遊德吉碼大夜市,所有好吃的都在裡頭,只怕胃不夠大。影片裡紀錄了我們邊玩邊吃的時光。
不過,這裡有個小小心得,德吉碼夜市有一大部分的攤位看來什麼都賣,一個個套餐折合台幣兩、三百塊,這樣的攤位其實是專為觀光客設計的。如果想享受便宜的當地美食,每種都嘗一點點,那別忘了多走幾步路,看看當地人坐下來比較多、賣單一食品(如:濃湯Harira、神奇小麵包、羊肉香腸)的攤位。不過要小心路過的商家為了搶你這個客人互相打架的狀況,我們就是這樣,兩個商家在我們經過之後為了招攬我們而互打起來~~阿阿~小摩大叔您們精神真好,小妹我先走一步改天再來坐.....
還有,如果店家沒有告知你,便擅自為你加了一、兩樣佐料,最後把佐料錢算進餐費裡,千萬別急著生氣。這是當地的文化之一,多加的佐料錢形同小費,這些錢加的不多,添加上去的佐料也別具風味,所以別覺得是被騙唷!(->雖然我們剛開始以為是被騙,後來在旅遊網站發現這是當地風俗...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一招被店黑,十年怕小摩.....囧)
貨真價實的蝸牛!!一定要煮得又辣又鹹才能去土味,口感很像田螺。
這是我們當晚看的Show:Fantasy Night。聲光效果馬術都讓人眼睛一亮,場景也闊氣得沒話說,但不知道是文化不合、語言不通(->阿語法語)還是什麼的,看完整個不懂。
小圓法則第一條:既然看不懂,就讓它更不懂。
這裡配上電玩大亂鬥的音樂,請各位客倌入座。
卡薩布蘭加名氣很大,卻不是摩洛哥的風味城市。它西化的很厲害,有著歐式的建築、歐式的海灘、歐式的氣氛。
這裡介紹了矗立在大西洋岸的世界第二大清真寺,也是每個卡薩人必推的大景點。為什麼呢?因為這花了人民八十幾億打造的大型藝術品,每個小摩人都出了錢,也每個都叫苦連天....XD
卡薩布蘭加海濱落日。
小諾最擅長的就是帶著我探險找餐廳。在摩洛哥的最後一天,終於有了讓他大顯身手的好機會,也果真是一招就中。這間坐著悠閒當地人的海濱餐廳有著一位親切可愛的服務先生,醉人的海景、可口的食物(炸得外酥內濕軟的炸魚、烤得香脆的烤雞)為這一程畫下最完美的句點。
------------------------------------------------------
摩洛哥之旅。後記
飛機上俯瞰香港機場。 這裡推薦和我們一樣愛夢想的旅行者,摩洛哥必去的幾個地點:
1. Fes 菲斯古城,因為它整理了關於這個國家完整的文化和歷史。
2.Sahara撒哈拉沙漠,我們個人的最愛。
3.Marrakech馬拉克什,因為它充分代表了這個國家的濃厚風味。
我這個人不怎麼喜歡說再見,所以說得不甘不願的。不過,就像我親愛的丈夫小諾所說的,每個旅程的終點,都是完成一個小承諾、期盼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雖然旅途中有許多不適應的文化衝突、族群間的誤會偏見,體力與智慧上的消耗與考驗,然而,這些經驗現在回首看來,都加深了旅行的深度與意義,讓我們有機會學習多一些思考和諒解,也多了份珍惜自己擁有的醒悟。每回旅行都多瞭解了一些,長大了一些:)
摩洛哥之於我們不再只是地圖上一個北非的地名而已,許久以前那個關於遠征撒哈拉、隱身入德吉碼廣場的一個小小約定實現了,在世界地圖上標定位置的當口,我們打從心底笑了出來。
很多朋友不理解我們怎麼總是找麻煩地旅行往雖然沒有戰亂,卻沒那麼先進的地方。或許,為了那些,不加矯飾的美景、從未看過接觸過的人群、面對未知的冒險心情......
又或許,只是純粹享受那份,彼此依靠、攜手浪跡天涯的感動吧!
「再來還想去哪?」
一邊整理馬拉克什市集戰利品的小諾一邊問,我開心地笑著,也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