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摩頓島的船將開,坐在海邊小Cafe陽光灑下的木桌旁,一邊聽著
Chet Baker唱著:
“Time after time, I tell myself that I'm so lucky to be loving you”
望著樹頂鮮紅的小漿果熱情墜落,咬一口開船前、孩子的爸遞來的肉派。
音樂是門、漿果是畫,肉派裡包裹著現實的溫度,海風吹送的是信仰。
信仰我們在這一刻,在這裡。
「To the here and now, we belong.(此時此刻,是我的歸屬)」
我彷彿聽見我的心靈導師在耳旁對我說。
往莫頓島(Moreton Island),船程75分鐘。
離開布里斯本港口,船隻劃開平靜海面,行駛在如畫的晴空之下。
莫頓島是世界第三大沙島。
純淨的沙、海豚和隨興駐足的笑翠鳥、細軟沙道和延伸到天際的海岸線,是看著彎家人造訪過後,就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 海豚餵食(Tangalooma Wild Dolphin Feeding)
莫頓島的 Tangalooma Island Resort,傍晚時分會有野生的瓶鼻海豚自動游到淺灘。
這些海豚原本就常在附近找吃的,幾十年前開始,漁民會在清理漁獲時餵牠們一些魚。
久了,這些海豚學會在黃昏靠岸,等人類準備好食物。
本來是半夜兩點來,後來大家覺得太晚了,決定晚上九點以後就不餵牠們,沒想到牠們作息就提早了,真是聰明寶~~
現在的餵食活動已經被規劃成「低干預、限量」的互動。
每隻海豚一天只會拿到少量魚,確保牠們主要還是靠野外捕食。
餵食地點、水深和規則固定,避免牠們依賴或過度接近人類船隻。
遊客會在導覽員指導下,一手拿魚、一手保持平衡,讓海豚自己上前取走,過程很安靜。
晚上6:15,海豚入彎了,但一行人也在17度寒風海水裡瑟瑟發抖,連我攝影的手都是抖著的。但野生動物就是這樣 ,越等著,出現那一刻越讓人感動。
海豚來了!
只有一隻!!!!後來知道這隻名叫Comet。
於是大家就只好減少餵魚量,兩人分一隻,邊餵邊趕著一旁覬覦的鵜鶘。
這裡因為下午的小插曲,有點小冷戰。
入夜餵完海豚,我冷到發抖時…
「妳等等」小諾打開背包:「我知道妳生氣,勸妳也沒用,所以這個我幫妳準備了」
他拿出他的備用大外套,蓋在我身上。
「謝謝。」眼眶熱熱的,看得出他也挫折。
我想早上,我要好好拆解這個情境給他們知道我的難處,也謝謝他們體諒我。
在散場後唯一的海鮮餐廳,好好吃了個晚餐。
摩頓島台灣人好多啊!不管遊客還是服務生,講兩句就能開始講中文,餐廳櫃檯的小哥也是這樣的。
<下午的小插曲>
出發前我們討論過莫頓島的行程,每次說到沙灘越野車,我都不想坐。
我們一家四口,如果我不騎坐,變成單數,一個孩子就不能坐。
事前我們溝通過,孩子的爸想坐,我支持;但兩個孩子爭著想坐,這件事,想坐的人該解決。我不認為那是我該解決的事。
不過我原先預期的尷尬情境在櫃檯就這樣出現了。
「因為媽媽不坐,妳們只能一個去玩。」他直覺說。
欸所以孩子不能去玩的失望要歸因於我了?不是出發前就說好不坐了嗎.....討論都假的.....
「我們猜拳。」孩子猜拳,輸的哭了。
好,不能坐是媽媽不坐害的?我最不喜歡的「讓人失望的情境」出現了。
「好啦我去湊人數讓妳能坐,但我不要駕駛。」我討厭我自己屈服。
「妳確定妳讓牙姊駕駛會比較好?還是這個選項妳可能不喜歡,但妳可以跟皓哥一組留房間。」霓霓好心提議。
所以我說「我不要沙灘車」「你們去玩,我可以自己」;我可以自己在沙灘上漫步、閱讀、看海、寫文章。但不可以讓我來處理「因為妳不玩帶來的失望」。
通通給我滾去玩沙灘車。
老娘要回去了。
胡鬧一陣,錯過了我最期待的沈船獨木舟時間。
唉。在來程船上跟我討論,都討論假的。
「妳覺得哪個活動好?」
「餵笑翠鳥、獨木舟看沈船….沙灘車我不要。」
「那賞鯨船….?季節限定。」
「沒有也沒關係。」我說。
有些行程沒有也沒關係,踏沙走走也愜意。
但不能說是因為沒有賞鯨船,所以才得去玩沙灘車,這邏輯不對。
而不是有壓力得在櫃檯前決定,要不要勉強自己去不想要的活動?還是替朋友帶小孩?
真的氣到想回家了。
晚上牙爸叫我帶外套我都不想聽。
一路踏著沙越走越遠,一個人走道鵜鶘群中間,突然心情好很多。
但這時有個遠方燦爛笑容的澳洲小哥叫住我,看就知道是救生員,我拿下耳機,走向他。
「我是不是走進了不該走的區域?」
「啊,是的女士。這邊是管制區。」
「抱歉我剛剛沒看到界線。」
「不要緊,妳從另一個方向來,看不到線是一定的,傍晚愉快啊。」
揮揮手,澳洲的溫暖人情味讓人在微涼海風中回血。
2025Aug14 沈船獨木舟&一家四口的小漁船
9:30-11:00牙爸和Linna一組,妞爸妞妞一組,兩組沙灘四輪驅動車;妞媽留在飯店泳池和皓皓一組;我和牙姊,去划獨木舟。
在莫頓島西岸的海面,有一列像鋼鐵雕塑一樣的半沉船骸,稱為 Tangalooma Wrecks。
1963 年,昆士蘭政府為了創造一個安全的休閒船隻停泊區,把15艘退役的拖船、駁船等鋼船刻意沉放在這裡,形成防波堤。
多年下來,船體被海水侵蝕,長滿珊瑚與海藻,成為魚群、海龜、甚至小鯊魚的棲地。
浮潛、潛水,或像我們這些怕冷仔划獨木舟,都能探索船骸與海洋生物。
早上和牙姊一邊獨木舟一邊聊天。
「媽,我聽到妳早上跟爸爸的聊到昨天沙灘車的事,其實我…」
「其實妳緩和了整個場子。昨天救場的人,其實是妳,我知道;而且我也知道,妳不去沙灘車其實只是為了陪我。」
我笑了:「謝謝妳,他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
昨日的神救援是牙姊。
她貼心地把猜拳贏的沙灘車資格讓給期待到快哭、但猜拳輸了的妹妹,還貼心陪我去獨木舟。
搭著水晶船餵魚,看沈船看不夠,下午牙爸租了艘小漁船,大家出海釣魚和餵魚。
魚沒來,來了些海鳥。
下錨在沈船處,開心看著落日和沈船發呆,起錨時,赫然發現我們離沈船太近,洋流將船錨漂向沈船,卡在沈船體上。
我們討論一陣,打了海岸救援專線。海岸線遠遠出現了海上摩托車,笑容溫柔的帥哥哥,載著Linna口中的濕哥哥現身。
叫「濕葛格」,是因為他一上船看兩眼,就穿著他的蛙鞋翻下海去、解救了船錨。
「然後他坐上水上摩托車的時候,才穿上救生衣?」
牙姊和Linna困惑笑著。
對啊,就是這麼帥氣。
「你們很棒,你們求救!大家都獲救了!」
上岸時,濕哥哥帥氣地說。
他們說還好不是勾到珊瑚,勾一下減牠們壽命三十年,很傷的。
本來還認了,想著都啟動搜救隊,如果有多的費用,我們甘願;結果半毛沒跟我們收,還給我們正能量滿滿。
澳洲真是好地方,不再來對不起自己。
又況且,這裡是布村,是彎家人的第二家園啊。
2025Aug15往布里斯本
「媽咪妳的表情夢夢的欸。」
對啊,哪次不白日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