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 星期五

2025July12 倫敦。Nasrin

 

早上在旅館漂亮的餐廳吃早餐。

熱浪來襲,感謝小諾高瞻遠矚,事前訂了冷氣旅館。
但昨晚還是越睡越熱,早上才發現,原來站立式冷氣的熱風排風口脫落,熱氣整個回灌進房間……

「這很常見,超白癡,但每家英國人都碰過。」
後來見面時,Nasrin用超家常的語氣說。

小諾在這一早幫我升級了付費的chatGPT,等於升級了我文字照片小秘書。
「不要囉囉唆唆,刷我的卡就好。」他笑著把原地猶豫的我推開。

我知道一個月700元台幣聘請一個強大的秘書真的很便宜,但我真的太愛用它了,本來想給自己一點限制的;後來想想,器械我一支300美元都想買了,升級個助手,挺好的。

水蒸氣博物館(London Museum of Water & Steam)

位於倫敦西部肯恩橋(Kew Bridge)舊水廠遺址上的 倫敦水蒸氣博物館(London Museum of Water & Steam,原名 Kew Bridge Steam Museum),是一座收藏19世紀蒸汽動力大型機具,見證如何把泰晤士河髒水變能喝的地方。

當然也展示霍亂怎麼透過髒水帶來城市大災難,以及,替一家大小建立保護水源、水管的常識。


看著年輕時說不喜歡孩子的小諾,帶著牙娜在展館裡耐心解說,突然覺得,我對他的認識還真的不夠。

「無條件的愛」說起來容易,真正要讓人靠近和相信,需要靠經年細膩的行動、長年的一致性。

不是大張旗鼓說:「爸媽愛你」、「我多愛伴侶」,而是一致地,一起成長。

終於放過自己,不再當必須理解、感恩、完美回應的女兒。

當回望那些成長過程裡,爸媽因自身限制,在愛裡帶著的控制、轉嫁、情緒勒索,以及,對於真正的我,未接納或未看懂,我寬慰地笑了。

稍微再看懂了一些他們心靈和能力上的限制,也不再進入被消耗的位置。請他止步在那裏,我停步在這裡,拿捏了這樣的距離,令人安心。

那邊在耐心講述科學知識,我這個浪漫成性的傢伙,卻迷上了龐大的蒸氣龐克機具。

暗紅色搭配銅金、鑄鐵;深綠色與古銅柱;木質桶身、木色漆,包裹鑄鐵大齒輪…不,不是,這是水磊,不是時光機,不是時光機。

走近龐大蒸汽柱旁,彷彿能聽見過去工人穿梭、齒輪摩擦、引擎運轉的聲響,在鏽鐵、銅管間讀到古典對未來的想像。

這就是維多利亞時代,蒸汽龐克最迷人之處啊!
手作之美 + 人工智能前的機械脈動;精工雕琢+厚實工業的混血成果。
           已經不只是科學了。這是美學啊。


中午路經漂亮的咖啡館,我嚷著我們進去吧!
後來聽Nasrin說,才知道我們誤打誤撞進了從亨利八世開始營運的古董百年咖啡茶店。

三層下午茶碟、精緻小壺熱咖啡,和熱浪來襲時救命的水果冰沙。

鬆軟司康搭上鮮奶油醬,心裡知道三層滿滿澱粉和這幾週鬆懈的飲食控制,要破了我這一生體脂21%的爆表,卻還是很開心地拿起抹刀,把鮮奶油挖空。

對不起心靈和對不起體重選一個,我沒什麼掙扎。



皇家植物園(Kew Gardens)

皇家植物園(Kew Gardens),座落於泰晤士河畔,是世界最大、植物種類最豐富的植物園之一,也是個UNESCO。

 它建於18 世紀,1759 年奧古斯塔王妃(Princess Augusta)在此設立,之後逐步成為全球科學研究與植物保育的重鎮。

不過,今天午後,它是 Nasrin一家的後花園。
由這個地頭蛇帶著我們,在Kew Gardens的草坪與林蔭間野餐與散步。
挑了草地上的一片陰影,鋪上野餐墊。
胡亂聊著新加坡開戶發展、英國難置產房屋難修繕,一邊罵著亂跑的小孩。

熱浪下的樹蔭依然沁涼美好,微風拂過樹梢,孩子笑聲與風聲交織。

漫步在植物園裡,孩子拿著樹枝追逐著、踢著松果,
兩位媽媽邊笑、邊聊天、邊喝斥,
姊妹多年不見,感覺依然熟悉如昨日。

彷彿昨天才一起去東區買衣服,今天一起散步在皇家植物園裡話家常。

最近唸過的心理學書裡,這樣的友誼稱為「靈魂相伴」。

穿越時間、空間,隔了12年,看見彼此時,還是年輕時的模樣;我想我們會一直這樣,直到白髮蒼蒼。

這一趟英倫旅程,手上一邊整理大量稿件。

文字開掛三線:

本來就進行的網誌遊記、實驗性質的公開書寫,一邊挖掘被自己埋在深井下的少女時代(有了AI秘書,開始整理青春時十幾萬字的原稿)、還有一個囊括成熟後各種衝擊經歷的傳送門/小宇宙。

2020年出那本健康書籍後,幾間出版社都接洽過我想不想用我的名字再寫些什麼。健康書?才不要,我從來不是那麼學術的人。

夠認識我的老朋友都知道,寫文章、寫歌是他們認識我最初的樣貌,返璞歸真,我最想寫的還是各種細膩的人間情感。

「純文學和小說超難賣。」我的編輯說。

「好,這次,我們來挑戰看看。」我心想。
來英倫,最初的理由是看Nasrin。
但濃厚的文化氣息和底蘊,深深震撼了我。

三兩天就會經過小鎮大城的轉角書店。

這次買了三本書,參考排版和氛圍,一整面牆的小說、百年企鵝出版社一整櫃精裝封面書,文豪們的故鄉……

匿名寫愛麗絲兔子洞的數學講師、寫出婚戀衝擊的經濟學教授……

這些有趣的靈魂,透過文字,從時空那一端,遞來密碼般的簡訊,像飛花、像棉絮,飄在七月英倫向晚的陽光裡。
曬黑了兩個色階的我一把接住,開始羅織自己的宇宙。

十五歲的我,
靠著文字給了四十五歲的我,
找到她的線索。

持續書寫的我,正在鋪設一條小徑,
能讓此後的我,如任意門般穿梭。

沒有留言: